認真學習貫徹國辦文件精神 開創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新 ----幾點體會 |
來源:建筑時報 吳濤 2017-08-03 |
認真學習貫徹國辦文件精神 開創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新 學習《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的幾點體會 |
2017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按照建設工程適用、經濟、安全、綠色、美觀的要求,圍繞“促進”、“持續”、“健康”三個關鍵詞,在肯定了建筑業的偉大成績,指出存在突出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今后促進改革發展的總體思路。內涵深刻,意義重大。 在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以國辦名義出臺這個《意見》,可見黨和國家對建筑業的高度重視。我理解“持續”表示黨和國家希望建筑業面對“新常態”和國際化挑戰,在經濟下行壓力的情況下,攻堅克難,不要大起大落,繼續保持平穩持續發展的勢態; “健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建筑業在過去高速發展時期仍存在諸多問題,特別是市場不規范,行業自律方面還有不健康的地方?!按龠M”是目的,要求我們針對建筑業存在的問題,通過深化改革來促進建筑業開創新局面,打造“中國建筑”品牌。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入貫徹,結合行業實際抓好落實。 一、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意見》用“一個支柱,兩個大”首先肯定了建筑業的成績,再次明確建筑業是支柱產業,對國民經濟貢獻大,對社會影響大。 1.對國民經濟的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鄧小平同志關于建筑業和住宅問題談話發表以后,建筑業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階段。2016年建筑業總產值是1980年的675倍,增加值是1980年的252倍。2012年前的三十年來建筑業總產值平均增長在20%左右,年增加值平均約占GDP接近 7%。2016年建筑業完成19.9萬億,同比增長7.1%,實現增加值4.95萬億元,占GDP6.66%。繳納營業稅6165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了40.5%,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財政增收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2.建筑產業規模。 目前,全國有施工活動的建筑業企業8.3萬個,工程勘察設計企業2.9萬個,工程監理企業7500多個,從業人員5000萬以上,建設類執業資格人數超過200萬。依據建筑業增加值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在全國各行業中排在第四位(制造業約占40%,農業約占10%左右,批發零售業約占9%,建筑業為6.6%)。 3.吸納大量農村轉移勞動力。 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截止2013年末)建筑業從業人員5320.6萬人,建筑業從人員占全國單位從業人員14.9%。2016年從事建筑業農民工5662萬人,占全國農民工20.1%,吸納大量農村轉移勞動力,解決了社會勞動力就業問題。 4.帶動大量關聯產業發展。 建筑業物資消耗占全國總能耗量的三分之一。建筑產品的生產促進和帶動了建材、冶金、有色、化工、輕工、機械、儀表、紡織、電子、運輸等50多個相關產業的發展。僅房建工程所需建筑材料就有76大類,2500多個規格,1800多個品種。 5.國際市場開拓穩步增長。 我國具有對外承包工程經營資格的企業超過4000家,有65家企業進入美國《工程新聞記錄》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最大250家國際承包商”榜單,入選企業數量居全球首位,目前,我國建筑業企業對外承包業務已遍布全世界19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6年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2440億美元,同比增長16.2%,完成營業額1594.2億美元,約為全國建筑業總產值的8%。 6.“十三五”與建筑業未來發展展望。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的決勝歷史階段。黨和國家先后提出了東北老工業區振興、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京津冀一體化及“一帶一路”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笆濉逼陂g城鎮化發展將構建以路橋通道、沿長江通道為兩條橫軸,以沿海、京哈京廣、包昆通道為三條縱軸,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涉及全國20多個城市群、18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和近2萬多個城鎮建設。新增棚戶區住房改造2000萬套、新建高速公路3萬公里、高鐵營業里程達到3萬公里、城市道路3000公里。(下轉第3版) (上接第1版)特別是國務院關于雄安新區的設立和建設,通過區域發展戰略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這一創新模式,將為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打造新的增長極。其發展不僅將惠及京津冀,也進一步輻射全國,代表著我國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構思和創新理念,成為海內外高度關注的焦點,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綜上可以看出,雄安新區設立及黨和國家一系列創新發展戰略的抉擇必將帶來新一輪的投資熱潮,給我國建筑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期。我們相信,未來十年中國建筑業仍將是個朝陽產業,在國民經濟的地位相當穩定更為突出和重要。 二、建筑業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 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是指我國經濟要從過去依靠規模擴張、低價勞動成本、低價土地改革、不注重環境保護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向依靠質量提高效益型轉變。過去30年建筑業正是依靠投資拉動和“三低”發展的主要行業。很長一個時期,由于政策導向和市場監管嚴重滯后、欠賬過多,加上建筑業又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業,以至于造成行業存在著諸多深層次矛盾,而且有些問題很突出。 一是組織結構不盡合理,“大而不強不優,小而不專不精”。二是施工生產方式落后,勞務隊伍散亂,工人技能素質偏低。三是監管制度不力,保障體系不健全,工程質量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四是建筑市場不規范,惡意壓價中標,無序惡性競爭??傮w上其發展還沒有真正轉移到依靠集約化管理和科技進步與質量效益型的良性軌道上來。 三、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總體思路與重大舉措。 通過學習國辦文件,我體會主要要從以下八個方面深刻理解,抓好落實: 1.簡政放權,進一步優化資質管理。 建筑業實行資質管理是改革開放以來,建筑業企業從計劃經濟轉入市場經濟準入的一項重大改革,在促進建筑業改革發展壯大的實踐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過度重視市場準入資質門檻,專業資質設置過多,造成工程承發包混亂,在實際操作中給企業帶來了許多困境。2012年以前的兩年多不少企業為了取得特級資質、多資質不惜人力、物力、財力,很大程度上加重企業負擔。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新一屆政府強調“簡政放權”,深化“放管服”改革,并取消一大批不必要的行政審批項目。包括建設領域也取消了不少審批項目,這次文件進一步就資質管理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簡化工程建設資質類別和等級設置,優化總承包資質條件,減少不必要的專業資質認定,先行取消勞務資質,逐步淡化企業資質,強化個人執業資格管理。二是加強市場信用體系建立和企業誠信建設,大力推進工程保險與質量擔保。按照文件精神準入條件重點放在企業綜合實力上。包括工程業績、資信能力、科技成果、管理水平(信息化建設)、財務狀況(企業凈資產與授信額度)。三是明確各方權義,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強調責、權、利匹配和主體責任追究,做到放而不亂,管而不死,放要到位,管要嚴格。 《意見》雖然只是強調優化資質管理,其實質就是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按照市場需求調整和改革不同專業資質的門檻設置,并通過新一輪企業資質就位,完善市場監管,為企業松綁,創造寬松市場競爭環境,助推企業構建精益做強主業,優勢體系直管,重在提質增效,秉承誠信創新的法人治理結構。促使大型企業打造具有國際知名品牌和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集團,推動中小企業專業集聚發展,從而使不同類型企業按不同條件上升到新的市場競爭層次和高度,實施差別化發展,防止企業結構盲目雷同,統籌推動產業有序轉移,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行業發展格局。 2.以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為導向,改革完善工程招投標制度。 建立科學合理的招標投標制度是規范建筑市場的基本保證。但由于現行的投標招標制度還很不完善,加上市場監管不力,存在問題仍然很突出。圍標串標,暗箱操作,“潛規則”等已成為建筑市場混亂不規范的“癥結”。對企業來說,通常一個工程上百家報名,幾十家入圍,七八家投標,一家中標,工程交易成本巨大,造成極大的經濟負擔。從社會角度講,也為工程建設領域滋長腐敗提供了溫床。 這次文件明確一是加快修訂《工程建設項目招標范圍和規模標準規定》,縮小并嚴格界定工程招投標范圍,取消過去工程投標“一刀切”現狀。按照項目資金來源,實行分類招標、優化投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二是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推行網上異地評標,簡化招投標程序、規范招投標行為,實現交易全過程電子化,降低工程交易成本。三是探索推行由建設單位自主決定發包方式,民間投資、外資、非國有資本投資項目原則上由業主選擇承包商。四是對最低價中標有一定底線約束。提出“在原則上實行最低價中標的同時,有效發揮履約擔保,防止惡意低價中標,確保工程投資不超預算”,這里有三個關鍵詞“原則上”、“惡意低價”、“履約擔?!?。這就需要我們深刻理解文件精神,通過發揮行業優勢,建立一個政府指導、行業自律、企業負責、中介依規、責權一致、社會監督、法制保障、高效運轉的市場誠信保障體系,從源頭上解決當前招投標中不符合實際的最低價中標問題。 3.改革完善工程建設組織模式,大力推進工程總承包、創新項目管理。 工程總承包從80年中期提出到現三十多年了,但由于市場發育不完善,特別是在市場準入上對建設單位缺乏制度約束,配套政策跟不上,至今推行舉步維艱。 這次文件在加大推進工程總承包力度上有了保障措施。一是提出要加快工程總承包相關招標投標、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制度的建立和規定,二是明確在政府投資工程和裝配式建筑帶頭推行工程總承包,要求實現基礎、結構、裝飾一體化施工,并授權總包單位相應的權利和義務,總包單位可以直接發包合同中的其他專業業務,三是培育全過程的工程咨詢企業,創新工程項目管理。鼓勵投資咨詢,勘察、設計、監理、招標代理、造價企業采取聯合經營,并購重組等方式發展全過程工程咨詢和項目管理,強調政府投資項目帶頭推行。這既為大型龍頭骨干企業發揮工程總承包優勢,規范有序推進EPC創造了市場環境,又為具有綜合管理實力的優秀企業創新項目管理模式,積極推廣應用BT、BOT、PPP,改變傳統單一的CM施工承包,以資本經營帶動生產經營,逐步向“投建營”一體化發展指明了方向。 4.突出主題,嚴格落實工程質量與安全生產管理責任。 建設工程質量重于泰山,安全生產人命關天。工程質量與安全生產關系到億元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為了嚴格落實質量與安全生產責任,文件提出了新的組織措施和要求。 一是在責任劃分上有三大變化,首先明確強化了建設單位對工程質量的首要責任。有了這個首要責任,建設單位就不能像過去那樣隨意對總包單位在工期、造價、材料采購、指定分包等方面提出一些違規苛刻的霸王條款要求。一旦由于這些方面原因造成質量安全的嚴重問題,只要總包單位敢于追究,建設單位也難逃其責。當然建設單位如何負首要責任,關鍵需要政府監管措施有力,有一個長效保障機制。比如開發商幾十年后這個公司沒有了誰來負責,這就必須切實履行建設單位實施工程履約擔保來解決。其次是提出探討建立監理單位向政府報告質量監理情況的制度。這一制度建立為切實落實主體責任提供了保障。按目前的關系,監理名為建設單位負責,實際情況是不少企業非但主體責任未能落實,甚至將監理業務轉移到施工方。從發展的趨勢看,應該逐步在工程擔保公司內設立監理,才能夠保障業主首要責任的落實。再就是進一步明確了勘察、設計、施工單位各方主體責任。這方面的責任比較清晰,但隨著工程總承包的推進,施工圖設計應盡快轉移給工程總包方,這樣主體責任就會更為直接明確。 二是突出重點工程項目風險規避,強化安全生產管理與責任追究。文件對施工現場防護、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機械等危險性較大的分項分部工程風險評估與細化管理,提出了具體要求。強調嚴格執行質量管理制度與責任終身制。包括終身責任書面承諾,永久性標牌上墻,質量安全信息存檔等制度。 三是進一步健全完善企業負責,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的工程質量安全監管保證體系。文件特別強調要提高政府和社會監管水平,明確政府可以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委托社會力量進行監管,推進工程質量與安全生產保險。 為貫徹國辦文件精神,住建部3月9日已出臺了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方案,并于4月7日在江蘇召開了專題會議,我會代表行業在會上發出了建筑業企業提升質量安全行動“倡議書”。這里要特別強調的是倡議不能只是一個概念,喊個口號,而是要有一種釘釘子的精神,擼起袖子一錘一錘的釘,認真細化扎實的深入開展好這項行動。協會已制定了貫徹落實“三年提升行動開展質量安全萬里行活動方案”并已在山西召開會議全面落實。 5.優化市場環境,建立統一開放的建筑市場。 文件除了要對招投標制度做重大改革外,還就建立統一開放的建筑市場做了進一步明確。一是打破區域市場準入壁壘,取消地方性設置的不合理規定和變相設立的一些市場準入門檻條件。這些將涉及到取消和解決企業跨省跨地區注冊公司、繳納注冊費,以本地施工業績限制外地企業進入,以審計結果為依據拖延工程結算等問題。二是完善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與信息共享,建立市場主體責任黑名單制度,這里包括對各方責任主體和建設單位全覆蓋。三是嚴格和規范工程結算,引導企業推行銀行保函擔保履約。這里對業主有三大重要限制措施:①未完成施工結算的項目,主管部門不予辦理產權登記;②對長期拖欠工程款的單位不得批準新項目開工。③建設單位不得以未完成審計作為近期工程結算和拖欠工程款的理由。 建立統一開放的建筑市場是健全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都采取不少措施,特別是二年治理行動,著力打壓治理,住建部還于2013年在安徽召開會議并在出臺的“改革發展指導意見”提出具體要求,至今已三年多了。但這些問題并沒有很大改變,其主要原因是地方經濟利益和保護主義所致。相信國辦文件下發后有望可以盡快解決。 6.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加強勞務企業轉型與用工管理。 上世紀80年代建筑業企業管理體制改革提出了管理與勞務兩層內部分開。但由于缺乏政策引導,造成了企業一線作業人員全部分離面向社會,成為散兵游擊隊員。當前勞務隊伍渙散,工人技術偏低已成為建筑業持續發展的“瓶頸”?!兑庖姟吩谶@方面提出加快培養人才,引導企業將工資分配向關鍵技術和技能崗位傾斜,著力穩定和擴大建筑業農民工就業創業。 一是改革用工制度,推動勞務企業轉型。鼓勵現有勞務企業進一步做專做精,強調要大力發展木工、電工、砌筑、鋼筋制作等以作業為主的小型專業化施工企業。二是建立和完善技術等級考核認定制度,逐步實行農民工轉型為新型產業工人。明確五年內完成培育 300萬產業工人,十年內培育1000萬建筑產業工人。三是建立全國建筑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開展建筑務工人員綜合情況實名制管理。四是保護工人合法權益,到2020年實現勞動合同覆蓋,對拖欠工人工資的單位提出具體處罰規定。 貫徹落實《意見》精神,總的就是要建立一個培育建筑人才的長效機制。當前最根本的是要和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強化勞務企業轉型和隊伍管理。建立以崗位價值為基礎的專業(班組)分類、薪酬匹配、利益分享、社會保障、相對穩定的新型產業工人隊伍激勵機制;嚴格勞動務工人員崗前培訓和主要工種技術等級考核持證上崗制度;加快建設勞務企業市場準入資信業績查詢平臺、勞務輸出用工實名制網絡管理平臺和企業自有專業技術產業工人的績效考核平臺。鼓勵青年人學技術、鉆業務、掌本領,創造一個讓有專長的人有平臺、讓進步的人有階梯、讓成功的人有機會、讓能干的人有發展、讓奉獻的人不吃虧,切實為建立新時期培育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營造關愛工匠、留住人才創造良好氛圍和環境。 7.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 以國辦文件明確提出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還是首次。過去我們都講建筑工業化,雖然建筑業和工業都屬第二產業,但由于產品屬性不同,所以建造方式、組織形式明顯有區別。比如建筑產品單件固定、人員流動、露天生產,而工業產品流動,人員固定、室內生產。籠統的講建筑業實現工業化是不科學的。2013年根據鄭一軍會長的指示我們設立課題研究,提出了建筑產業現代化的理念。但產業現代化是一個歷史發展的動態標準,是指整個產業要通過發展科學技術、運用先進的技術與管理手段及現代生產方式,促使整個產業建立在世界當代先進科學技術與管理水平的基礎上。 《意見》強調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首先要推進裝配式建筑,并明確裝配式建筑10年內達到30%。這是因為裝配式建筑能夠有力促進建筑業加快實現建筑設計標準化、部件生產工廠化、現場施工機械化、操作工人專業化、項目管理信息化、功能使用智能化。并通過運用現代工業化生產方式改造和代替部分傳統的手工作業來建造建筑產品,以加快工程建設速度,改善作業環境,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減少資源消耗,保障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這既是將“高能耗建筑”向“綠色建筑”發展的根本性變革,又是當前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的主要途徑。二是提高建筑設計水平,加強技術研發應用,大力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共享和信息化管理,促進建筑業提質增效。三是改革完善工程建設標準,為工程建造標準化提供技術支持。當前迫切需要整合精簡強制性標準,提高標準編制質量和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形成國標強制,行標通用,鼓勵社團、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發布市場需求的團體標準,引導企業制定適用提升管理、促進科技發展的工程建設標準化創新體系。最后還要強調的是在推進裝配式建筑的同時絕不能忽視包括對高層建筑泵送現澆混凝土結構施工等其他先進建造方式的研發和工藝革新提升,更不能把裝配式建筑和建筑產業現代化劃等號。 8.圍繞“一帶一路”,推進建筑業企業實施“走出去”。 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的三年來,我國已與近50個國家簽訂了合作協議,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據悉,我國目前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已達500億美元,標志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迎來了快速推進圖的路線和時間表,也為我國建筑業企業實施“走出去”開創境外工程承包創建了更加廣闊的新市場和發展空間。為了更好踐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推進建筑業企業實施“走出去”,文件提出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植力度,鼓勵建筑業企業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積極“出?!遍_拓國際市場。二是加強中外標準銜接,加大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外文翻譯和宣傳推動力度,要求到2025年實現國家標準全部外文版。三是加快推進建設領域執業資格國際互認,培育一批有技術、會管理、敢擔當、懂法律,高質量、高水平、高智商的國際人才。對建筑業企業來講,就是要加強復合型管理人才的培養,對建筑類執業資格進行整合,優化資源規范化管理。 《意見》最后特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深化建筑業改革工作,研究解決建筑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同時強調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貼近企業、提供服務、反映訴求的作用。文件還就加快修改“建筑法”、“招投標法”以及完善相關政策法規等問題提出了新的要求。應該說,《意見》為今后相當長時間內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里程碑的指導意義和很強的推動力。 當前,我國已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機遇期,面對新形勢和總目標,貫徹落實“十三五”規劃,積極投入新型城鎮化建設,推進踐行“一帶一路”戰略,其勢已成,其力已積,其時已至。讓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偉大旗幟,以國辦19號文件為指導,緊緊圍繞住建部中心工作,以創新驅動促進行業發展,以體制改革激發企業活力,以科技進步增強競爭實力,加快企業戰略轉型和科學管理升級,為把建筑業打造成為具有較高貢獻率的支柱產業、引領時代發展潮流的綠色產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誠信產業、具有較高產業素質和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而努力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