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上的重慶,在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一直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重慶大力拓展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的高度、深度和廣度,初步形成覆蓋鐵、公、水、空多種運輸方式的國際物流運輸體系。全市形成了“一樞紐十干線”鐵路網,達到2371公里,并正加速融入全國高鐵網絡;基本建成“一干兩支”航道體系,航道總里程達到4472公里,果園港區等一批現代化港口建成投用,全市港口貨物和集裝箱吞吐能力分別增加到2億噸、450萬標箱;“三環十二射多聯線”高速公路網和“一大四小”機場格局正加速形成,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3023公里,對外出口通道增加到19個,江北國際機場T3A航站樓和第三跑道建成投用,國際航線增至69條,國際航空樞紐功能不斷增強,形成了獨特的鐵、公、水、空四位一體國際物流通道網絡和國際多式聯運體系。
今后,以樞紐型港口為節點,航運服務集聚區為支撐,依托長江黃金水道、高速公路和鐵路網,重慶將構建沿江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到2020年,形成以“一干兩支”航道體系和“四樞紐九重點”港口集群為構架、現代化船隊為載體、航運服務集聚區為支撐的航運體系,建成“服務+輻射”型長江上游航運中心。
湖北 沿江綜合交通走廊 提升戰略支撐力
本報記者 潘慶芳
5月的湖北洪湖,氣候宜人,充滿生機。在沿長江而建的洪監高速公路起點——1號標段新灘互通建設現場,挖掘機、攪拌機、吊車往來穿梭,百余名頭戴安全帽的工人正緊張施工。
依托黃金水道,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是湖北省面臨的重大戰略機遇。湖北省交通運輸廳統籌相關部門,加快沿江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提升戰略支撐力。
在三峽樞紐地區,湖北加快推進完善的多式聯運體系建設,構建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作用、進一步釋放三峽工程航運效益,使我國西部與東中部經濟的流通更順暢。
高鐵建設方面,去年8月,沿江高鐵湖北段規劃出爐,高鐵從安徽合肥進入湖北,再由重慶抵達四川成都。今年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到,要做好沿江高鐵湖北段前期工作。
航空運輸方面,宜昌三峽機場開通全貨機航線,宜昌、襄陽開通新疆博州的空中航線,為湖北省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機遇發揮積極作用。
……
加快沿江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湖北在行動。
安徽 互聯互通融入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駐安徽首席記者 吳敏
在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界處,坐落著長江黃金水道連接東西部地區的重要運輸樞紐——安慶港。以安慶港為起點,沿水路溯江而上433公里,可抵達湖北武漢;順流東下692公里,就可到達上海。
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安徽積極加強區域交通規劃銜接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長三角地區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在編制省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和高速公路網、普通省道網、高等級航道網中長期規劃時,注重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強與相鄰省份交通運輸規劃的銜接,確保省際通道項目線位接點、規模標準和建設時序上銜接一致。
安徽加強設施互通,把消除“斷頭路”作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中之重,制定實施消除“斷頭路”“10313”行動計劃,加快推進項目實施。目前,10條省際“斷頭”高速公路已貫通4條,31條國省干線“斷頭”公路已建成1條、在建7條,“斷頭航道”新汴河航道整治工程今年開工。安徽還積極推動長三角機場群合作,優化長三角省際毗鄰地區運輸服務。
下一步,安徽將積極加強與滬蘇浙交通運輸部門的對接聯系,共同推進跨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謀劃實施長三角地區合作與發展聯席會議交通專題組三年行動計劃,合力建設互聯互通的交通設施體系;繼續大力實施“10313”行動計劃,加強與周邊省份交通運輸部門的溝通銜接,全面加快消除“斷頭路”和“斷頭航道”。
四川 公鐵水聯運共促高效物流
駐四川首席記者 吳丹 特約記者 蔣林珂 通訊員 何海濱
從古至今,長江都是進出四川的重要水運通道。長江四川段,承載著全省水路運輸88%的貨物周轉量。
一直以來,四川大力提升長江黃金水道功能,積極開展鐵水、公水聯運,以更好地提高物流效率,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在鐵水聯運方面,目前,四川已開通瀘州、宜賓至上海等地集裝箱班輪航線8條,每周發班30班左右,開通瀘州、宜賓至昆明、成都等地6條鐵水聯運班列;同時,加快推進宜賓港進港鐵路建設,解決港口“最后一公里”問題。
在公水聯運方面,四川已在全省聯網收費高速公路范圍內,對正常裝載、且進出省內主要水路集裝箱運輸的瀘州港和宜賓港的集裝箱運輸車輛,按計重收費標準的40%收取公路車輛通行費,并在高速公路收費站設置水運港口集裝箱運輸車輛專用通道(或混合通道),引導車輛快速通行。據統計,2017年該項政策優惠約0.3億元;今年,這一數字預計將達到0.4億元。這項政策對充分開發利用四川水運資源、促進公水聯運和水運港口集裝箱運輸快速發展、提高四川省綜合交通運輸效率、助力四川交通強省建設將起到積極作用。
浙江 江海直達加速產業對接
特約記者 羅俊峰
近日,滿載2萬多噸鐵礦石的國內首艘江海直達船——“江海直達1”輪在安徽馬鞍山馬鋼港務原料總廠碼頭啟動卸貨作業,標志著首航任務順利完成。以此為契機,浙江將加快研發集裝箱、滾裝、冷鏈運輸等江海直達系列新船型,組建江海直達船隊。
近年來,浙江積極構建“三位一體”港航物流服務體系,促進多式聯運快速發展。截至2017年年底,舟山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與長江沿線主要港口實現互聯,全省江海聯運量超2.6億噸,海鐵、海河聯運集裝箱量超100萬標箱。
根據“江海聯動、產業對接、優勢互補、創新突破、合作共贏”的原則,浙江省舟山市和長江沿線主要港口城市的政府部門、企業積極開展戰略合作,全力打造國內權威的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目前,舟山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可提供港航資源等50余項信息服務,基本實現公共服務、數據交換等功能,初步建成江海聯運大數據中心,入駐沿江沿海企業700余家,累計交換江海聯運數據超過80萬條,用戶數超過12萬家。
“通過海鐵聯運,公司每年近6000標箱產品從寧波舟山港出口,比以往公路運輸節省成本800余萬元。”合肥晶澳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運營計劃部經理朱禮宇告訴記者。按照“省內提量、省外拓展”的思路,浙江還大力推動船公司、社會物流企業、腹地大企業客戶等主動開發海鐵聯運業務。目前,寧波舟山港實現海鐵聯運業務的城市已達36個,開通專列11條。
江蘇 鐵公水空綜合發力聯通內外
駐江蘇首席記者 施科
江水悠悠,映襯白云朵朵;微風浮動,岸邊花香四溢。遠處星星點點散落的,是繁忙穿梭的集裝箱船、減載散貨船。這里,是長江江蘇段。
全長432.5公里的長江江蘇段,共有8個港口45個港區;其中南京、鎮江、蘇州、南通為國家主要港口。近年來,江蘇大力推動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有力支撐長江經濟帶發展。
鐵路方面,長江兩岸高鐵環線建設全面啟動,連淮揚鎮等在建項目扎實推進,鹽通鐵路已開工建設,蘇南沿江鐵路等項目前期工作正加快推進。高速公路方面,目前,江蘇高速公路總里程已達4688公里,省際高速公路互聯互通建設成效明顯。機場方面,南通興東國際機場航站區擴建工程主體工程已完成,揚州泰州國際機場擴建工程、新沂通用機場等建設持續穩步推進。水運方面,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試運行后,長江南京以下貨運通過能力將提高近1倍,國際遠洋運輸自長江口向內陸延伸近400公里,實現無縫對接國際海運網絡。
下一步,江蘇將結合深水航道建設,大力發展江海聯運,力爭今年上半年建成長江福南水道12.5米進港航道治理工程,推進沿江港口集裝箱業務一體化經營發展,統籌推進南京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建設……長江江蘇段黃金水道,將釋放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